信息支援部队工程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预发布版)
信息支援部队工程大学担负军队网络信息体系新域新质人才培养重任,于2025年以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陆军工程大学通信士官学校为基础调整组建,是全新打造的战略性兵种信息支援部队唯一直属大学,是我军信息网络、通信工程、数据智能、软件系统等网信军官培养摇篮。
大学是兵种专业类、指技融合型高等教育院校,是服务信息支援部队的主体院校、新域新质的特色院校、网信领域的专业院校。设有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及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装备发展部等各领域专家90余人,建有7个国家级、军队(省)级重点实验室,是全军首批招生培养军事学硕士研究生的院校之一,是最早开展信息战理论研究的院校。近年来,获国家、军队(省)级奖项300余项,被评为全军“教学优秀单位”、全军“开展学习成才活动先进单位”。
大学聚焦网络信息体系新域新质领域,开设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数据链工程、电磁频谱工程、信息安全、智能视觉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指挥信息系统工程、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10个本科专业,建设信息网络科学与技术、数据智能与云计算、软件工程与指控系统等6大学科群,形成了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主导,覆盖网信各领域新型学科专业体系。
一、招生计划
我校2026年军人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待军委机关下达后公布。
学位类型 | 拟招生学科专业 | 联系人及方式 | 招收类型 | |
学术学位 | 军队指挥学 | 殷老师17307239529 | 在职军官、军队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文职人员 | |
专业学位 | 电子信息 | 通信工程 | 东老师17791691216 | 在职军官、军队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文职人员 |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 | ||||
网络与信息安全 | 沈老师15623010259 | |||
软件工程 | 刘老师15527906919 | |||
人工智能 | 李老师13986004371 | |||
学术学位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张老师15623992995 | 在职军官、军队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文职人员 | |
学术学位 | 军兵种作战学 | 李老师18971520741 | 在职军官、军队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文职人员 | |
学术学位 | 军队政治工作学 | 方老师18049005966 | 在职军官、文职人员 | |
学术学位 | 军事智能 | 赵老师18149451986 | 在职军官、军队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文职人员 | |
专业学位 | 作战指挥保障 | 朱老师18627859900 | 在职军官、文职人员 | |
备注 | 最终招生学科专业、培养模式、招收类型等以上级正式通知为准。 |
二、招收对象及条件
(一)军人硕士研究生
招收对象包括在职军官和军队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有关报考条件如下:
①思想政治素质好,品德优良,遵纪守法,有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思想基础,毕业时服从分配。
②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证书,应届生须经所在院校批准,出具《应届毕业生报考研究生推荐审批表》;在职军官经具有审批权限单位的政治工作部门批准,出具《军队在职军官报考研究生推荐审批表》。
③身体符合当年军队人员选拔体检工作通知有关要求。直读研究生军官学员还应符合《军队选拔军官和文职人员体检标准》有关检查项目要求,具体以当年军队有关通知为准。
④不同类别的报考对象要分别满足以下条件:
在职军官:报考研究生一般应当具有3年以上军官岗位任职经历(截至2026年9月1日),衔级时间小于衔级最高年限5年且年龄小于服役最高年龄5岁以上(截至2025年9月1日)。
军队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专业符合军队规定,由所在院校教务部门出具推荐审批表报名。应届生如果报考军事学,只能报考军兵种作战学一级学科下的网络安全、电磁空间作战,军队指挥学一级学科下的信息通信、战场环境、军事密码、军事运筹与作战实验,军事智能一级学科。军队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须在入学前获得本科学历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的,否则将取消录取资格。
⑤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仅限在职军官报考。
⑥所有报考对象须按照学校通知要求提交相关报考推荐审批表原件。
⑦符合当年国家、军队和学校的相关政策规定。
⑧在职军官有关报考要求以军队下达相关通知为准。
⑨学校不接收同等学力考生。
(二)文职人员硕士研究生
①我校全部学科专业均可招收文职人员。
②文职人员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应按要求提交《军队文职人员报考研究生推荐审批表》原件。
③文职人员报考学科(含专业,下同)须与岗位履职密切相关,应当具有3年以上文职人员岗位任职经历(截至2026年9月1日)。专业技术类文职人员仅限报考全日制研究生。任职岗位、年限及报考专业等须符合军队规定,由有文职人员晋升任用批准权限的单位研究审批,逐级报文职人员局备案。
④体检及其他具体报考要求以军队下达相关通知为准。
⑤符合当年国家、军队和学校的相关政策规定。
⑥学校不接收同等学力考生。
三、招考方式及流程
(一)公开招考
1.报名
(1)报名网址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
(2)网上预报名
(3)网上正式报名
网上报名相关注意事项,请留意我校发布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或“中国信息支援”微信公众号有关通知。
2.网上确认
时间:不同报名点(考点)网上确认时间及要求不同,请密切留意报名点(考点)通知,逾期不再接受确认。
3.准考证下载
考生必须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考点将严格审查考生的报名资格,审查通过后发放准考证。准考证下载时间以教育部公布时间为准。《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证件参加初试和复试。我校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均不得使用计算器,有关情况将在准考证中说明。
请考生务必妥善保管个人网报用户名、密码及《准考证》、居民身份证等证件,避免泄露丢失造成损失。
4.初试
初试科目一般为4门,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和两门业务课(具体以我校招生目录为准)。
5.复试
根据国家和军队政策、招生计划及考生初试绩总体情况确定我校复试控制线。达到学校复试控制线的考生,一般于2026年3月至4月参加复试,具体时间以通知为准。复试将从思想政治、专业知识、身心素质等方面对考生进行综合考核。在职军官和文职人员可在复试环节提交推荐审批表原件。
6.录取
按照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根据考生成绩及所报考学科专业的生源和计划情况,公示拟录取人员名单,报教育部和军队批准后发放录取通知书。
注意事项: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间内,登录教育部公布的网报网站,按照要求填写报名信息。在自己选择的报考点网上确认时间内办理信息确认相关事宜。考生必须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严格按照我校最新发布的招生简章报考,凡因提供虚假信息或报考条件不符影响考试、录取的,责任由考生自负。
(二)推荐免试
硕士推荐免试预报名时间一般为每年9-10月份,具体以学校通知为准。
四、调剂
具体见我校2026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方案。
1.我校军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2.5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5年。
2.学硕、专硕均按学科专业分开排名;全日制、非全日制分开排名;实行第一志愿保护。
五、研招办联系方式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沿河大道618号
联系部门:研究生招生工作办公室
联系人:葛老师
联系电话:027-83810041
微信公众号:中国信息支援
招生简章解释权归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办公室所有。未尽事宜可电话咨询学校。
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eduyz.com/s/yxzc/2020.html